首先這中譯片名也是取爛了啦!

 

Bpf5RfVtPLBAIR7zPiac-1243x1817.jpg

 

這電影梗算非常創新,主角群也很亮眼。

但我對於到底要給二三四五星哪個等級,

遲遲猶豫不決……這變異數大到我必須來寫篇文章,

自我釐清、自我說明一下才行。

 

先談劇情,

還沒看電影且有想看電影的,就先別看下去了。

 

天才少年工程師派翠克,

將死去親生爸爸(男主角)的形象灌注在他開發的遊戲環境裡,

遊戲環境裡的所有角色皆以機器學習(AI)概念執行,包括爸爸。

 

派翠克及生母,由於現實生活中不斷被繼父虐待,

使得派翠克不僅僅是開發遊戲,

還想讓遊戲中的生父可以殺掉遊戲中的繼父。

 

在最初設定的遊戲環境中,

生父僅只是其中一款遊戲的主角,

目標是捕到一條名為【Justice(正義)】的超大鮪魚。

 

而遊戲環境中,有許多可以協助生父的角色,包括:

  1. 大副杜克(Duke)
  2. 老相好與資金周轉人康斯坦絲(Constance)
  3. 西裝筆挺的新科技漁具業務員米勒(Miller)
  4. 漁具店老闆娘
  5. 具有好運氣的小夥子
  6. 酒吧老闆
  7. 未曾出現的心理諮詢師

(列一列發現還蠻多配角的…)

 

剛開始遊戲中並不存在生母與繼父的角色設定。

 

「在遊戲中讓生父殺掉繼父」,

這樣的念頭在派翠克心中誕生,

且必須透過生母傳達這樣的意念,

所以接著,在遊戲中加入了生母與繼父,

前者是為了將此念頭傳達給生父知道,

後者是為了讓生父有對象可以殺……

 

但是因為自己早期開發的AI角色實在太強了(!?)

他們發現男主角(生父)逐漸偏離了遊戲的本質,想去殺人,

於是AI配角群試圖幫助男主角去捕到那條原本遊戲設定的目標:鮪魚,

而不是讓男主角去殺後來才加進來的角色:繼父。

 

我覺得這衝突設定得超棒的!

等於是一開始開發的遊戲人物已經照著AI應有的模式去發展,

即使之後開發者試圖將AI導成另一個方向,

也會受到不小程度的阻撓,而無法盡如開發者意願。

這種設定,就是讓我想給它五顆星的原因!

 

接著,整部電影並不是從派翠克視角出發,

反而是從生父貝克迪爾的角度去看。

換句話說,電影的前段,就像是以生父為主軸的電影,

生父也擁有足夠的自我意識,在小島普利茅斯島上生活並發展。

直到他漸漸發現自己不是活生生的人……

而是自己兒子開發出來的AI遊戲角色……

 

哇嗚這種題材!有拍好就拿奧斯卡最佳影片了啊!

 

 

 

但重點就在於沒拍好……

 

 

 

以這樣的背景題材,讓我來拍的話,

我呈現的方向會和這電影完全不同。

前段我會放更多元素,

讓這電影的【遊戲感】是有跡可循卻不過於顯眼的。

 

例如電影中有的,沒到早上整點,就算醒了也無法起身;

T字路口遇到紅燈,沒等綠燈就算踩油門也無法前進。

這類的劇情我會擺在更前面,

而不會擺在業務員告知男主角整個遊戲背景之後。

 

還有很多的設定可以加,

例如某個整點一到,就開始變天下雨,某個整點一到,就烏雲全散晴空萬里,

然後刻意去帶每天的時間點怎都這麼湊巧有一致的天氣變化,這件事。

 

當然啦~以機器學習本質,每天的變化都可能不一樣,

我重點強調在於,要在電影前段,

加入更多【讓男主角及觀眾有點懷疑,但又不是很確定】的遊戲元素。

 

接著,由業務員說出遊戲背景真相,我認為很不恰當,

他的設定仍舊是角色之一,但影響程度卻足以影響整部電影走向。

 

如果是AI發展出自我意識,

以至於認知到這是個遊戲、認知到自己只是個遊戲角色……

那這會變成業務員才是主角,畢竟他是最早意識到這整個都是遊戲的覺醒者。

但全片卻沒有太著墨於這麼關鍵的角色,這我覺得很不妥。

 

與其安排這樣的劇情,

還不如讓男主角本人自己去發現,可以類似【楚門的世界】的概念,

去發現許多遊戲設定上的脈絡,例如他發現自己在早上五點前無法起身,

於是他試著當晚整個不睡覺,接著發現了整點的天氣變化,

又在接近凌晨四點時,尚保有意識的一個眨眼,

自己竟然又躺在了床上,並受困了一個小時,直到五點才脫身。

 

接著直到某天與派翠克又連結上,男主角才終於確定,

自己只是個AI角色……

簡單來說就是【楚門的世界】那種循序漸進的自我察覺和劇情發展。

 

從浪費題材與浪費極佳懸疑性的角度來看,

這電影真的令人非常惋惜!

背景故事非常棒,但拍出來卻非常不到位,

再加上許多必要的設定描述沒講清楚……

 

這是想給二星的原因。

 

 

 

從更深的角度來談,某種程度我能理解這電影很難拍,

過於注重懸疑性,就會喪失情感層面的鋪陳與動人,

過於注重情感面,就會喪失懸疑層面的伏筆與設定。

儘管我傾向用前者的角度拍攝,要說商業考量也好,

顯然此電影是以後者的角度切入並發展,

雖說這樣處理真的非常可惜,

但如果以這角度去理解,似乎拍得也不算太差。

 

這是以【電影更注重在情感描述】的角度去理解的話,

綜合評價(加上故事題材)有機會能給到四星的原因。

 

 

 

唉這種事還是很難盡如人意,

像【全面啟動】這種二者兼顧的經典鉅作,還是非常稀有的。

 

由於故事題材還是得到很高的分數,

最終,我給的綜合評價還是拉上了三星。

畢竟,我算是比多數人更理解機器學習的背景與發展,

許多自由度上的設定,縱使沒講清楚,我自行腦補後覺得還能接受。

 

但無論如何,這麼棒的故事只拍成這樣,真的還是太太太太太太可惜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