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到十八二十歲左右,

才知道有些人從來沒看過傳統喪葬(頭七的那堆儀式)跟傳統婚禮(馬路上的流水席),

所以這部電影或許很適合這些人來看,

當然另一方面,也適合想要瞭解台灣傳統文化的外國人來看,

但對我而言,這傳統喪葬的儀式過程,

從小到大參加無數次(大家庭嘛~),此部分給我的感觸倒也不大。



本電影除了詼諧角度去詮釋喪葬過程之外,

它其實不斷在強調「你家死人關我屁事」的「人情冷暖」,

從阿琴(孝女白琴專業哭沒目屎)、王議員(逢場作秀路過卻連個香都懶得上)。

此外是我絕對認為,本片帶有暗喻「傳統喪葬習俗的荒謬」,

「現在到底要哭不哭?」「原來哭爸這麼累。」「現在都幾點了?」



也可能是第36個故事後遺症,那部片實在太精緻了,

相較起來本片顯得過於粗糙,很多情節畫面嘗試著一鏡到底,

我卻認為沒有掌握好最終鏡頭結束前的感覺。



再來就是很多細節的安排了,

阿義哥哥、美鳳、阿琴,這三人的關係,

絕對有更好的辦法可以帶出來,

叫阿梅用跳鏡式手法帶出,在我認為很不成體統,

單純的旁白還比較好,而且旁白已經用另外一個男聲了啊,

不用擔心會混淆阿梅旁白專用於抒情橋段,這是本電影我最不能接受的部分。



再來是所謂的「旁白口語化」,

這部電影一樣犯了跟「愛的發聲練習」同樣的錯,

很多的字詞組合,用「看」的很美,用「說」的卻會很彆扭,

基本上本電影的旁白都有這樣的問題,

或許是因為翻拍自散文,電影旁白將散文一字不漏地唸出來吧......

這絕對大忌。



再來是關於本電影的笑梗,大都可跳脫於喪葬之外,

例如神雕俠侶、阿義的詩集,這些情節讓電影更生動,

但卻讓人不禁想問,難道沒辦法從喪葬上發揮嗎?

就只有那一些突然不知所措的哭爸橋段能發揮嗎?

簡言之,本片很多情節,尤其是拿來襯托悲傷的笑梗,卻不是環環相扣在主題上。



我最感動的地方是阿梅將爸爸的遺照背在背後,

讓她回想起爸爸在她背後唱生日快樂歌,

這種情節簡單、動人,在電影裡卻不多見,蠻可惜的。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電影想要闡述:

「認清一種不存在的習慣,這種悲傷,要很久之後才能釋放。」

但我還是認為這七天,能有更多的動人情節。



也因此總結是,

有笑梗卻不是環扣在喪葬上,

有情感卻沒加以著重(沒傳達到我心),

與傳統習俗格格不入的阿梅或許是導演群刻意安排,

卻也讓電影無法深刻動人,

值得看,但若非站在支持國片的角度,電影院是不必去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