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男孩

曾幾何時,我們已經從天真稚氣的孩童,
踏進了異次元,成為再也回不去的成人。

這類型的經典之作是「小王子」,
但本片顯然更強調反諷於成人世界的險惡與現實。

我絕對不否認這是一部可以得到好評的電影,
它可以探討的元素很多,且頗具意義,很多事件也富含象徵。
但我實在不想多花時間在一部我不喜歡的電影...

不喜歡?沒錯,我不喜歡這部電影。

其一是他戳中我太多私人的「厭惡點」,
我說過,無論小說或電影,我極厭惡主角像個白癡,
二號不過就是個孩子,就是白癡白癡的,這樣也討厭啊?
沒錯...這個部分會讓我個人很不想繼續看下去,尤其他在「盧」的那幾段。
雖然從這方面去看電影,實在是太膚淺了!
但沒辦法,個人口味問題。我是個連天龍八部只因段譽虛竹像白癡就嫌難看的人。

其二是在影片不久,我差不多就知道是類似「小王子」的意涵,
當然本片更凸顯於現實面,
家庭問題造成小孩問題、成人彼此間和成人與小孩間的互動,
然而,限量版卡達天王是我覺得不太合邏輯的部分,我看電影很講究邏輯。

那商人要是這麼在乎,他就不要放兌換券在轉蛋機裡不就好了?
影片顯得他很在乎被人換走,而不是他不想換給小孩,
若現在是他不想換給小孩,想換給收藏家,那他選擇把兌換券放在裡面,
就是可以解釋的行為。
若他不想被換掉,又要放,這解決方法也很簡單,
他可以在無人時,每每把那兌換券的轉蛋球移到最上層,不就萬事解決?
當然,我知道這段影片的著重點在於,成人欺壓並算計小孩。

結局蠻令人會心一笑的,兩個好友在成人時,再度相遇。
到此為止吧,可以談的部分很多我知道,但我不想多做評論說明。




決勝21點

這是我看這類型電影都會提到的,
上篇是「想飛的鋼琴少年」,
天才,從小到大努力唸書,每次都拿第一,
最後順利上了最好的學校,畢業後有著令人欣羨的職業。
看似他擁有一切,但我認為,這種人失去了一切。
這是鋼琴少年想裝傻的原因。

看看本片主角班,他不會打籃球,甚至連21點都不會玩,
甚至得讓人一再遊說他,因為他認為那是他不熟系的事物,陌生恐懼、緊張兮兮。
說實話我覺得這種人生實在太悲哀了。

我寧願讓人說我這一生欠栽培,我也不想讓自己覺得這一生很空白。

順便談一下三門問題,很有趣,
我記得我曾經在ptt的Inference板和這個板提過,
我試著用1/2去解釋硬凹,我驚訝的是可以反駁我說法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有的人對這問題根本也只是一知半解,知其皮毛罷了。

從影片他開始去賭城後,其實他是很有潛力成為「玩家」的。
但從他那晚壓了20萬美金卻輸開始,
可以理解他已經從原本制式化的算牌,
變成想靠運氣「純享受賭博樂趣」的人,當然也可能是他想一口氣致富...
結果就是一夕之間,什麼都沒了,跟老奸巨猾的教授鬧翻、連存款都被偷光。

這確實是很有趣的人生經驗。



電影台看看可以,但若花錢去電影院,就沒那麼值得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aiMa 的頭像
    ChaiMa

    宅馬窩

    Cha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