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很有趣!
因近日「重新來過」,
我打算檢視板上所有文章,把「可完全公開」的重新開放,
那著手點當然是最安全的「電影文」,目前是一律全開放的。
然而原本打算從最新的一篇一直看到最舊的,卻在約2009年9月左右的電影文停了下來。
那是一種感受非常微妙的發現:
一個人文筆上的造詣,真的不是一天造成的。
回顧的同時,真的發現幾篇寫得還真不錯的影評,
但往越舊越後面的文章看下去,那內容是爛到連自己都不耐煩:這樣也一篇?真他媽的廢文!
真覺得進退維谷啊!很想動手砍掉,但又覺得那就是個「成長紀錄」呀!
可是又覺得愧對那些無意間點進來的網友,能難得點進來更要好好端出好菜給人家,結果人家看到一篇廢文......
「電影雜談」這件事,好吧或者說「電影心得」這件事,
最差的狀況就是只有形容詞,像是:
我覺得好好看!大家一定要去看!還想再看一次!
爛片一部!這輩子看過最爛的片!浪費拎杯兩小時!
次差的狀況,就是整篇都在講電影內容,
誰誰誰怎樣、發生了什麼,甚至描述一些沒必要提到的劇情等等。
然後一樣最後補上幾個形容詞「我覺得好好看!」
我發現板上有幾篇就是這樣的狀況,好想砍掉它們......
曾經幾位認識與不認識的朋友,
提到他們嘗試要像我(那些寫得還不錯的電影心得)一樣,
在看完電影後做出些心得或評論,發現其實很難寫而罷手!
因為剛開始在寫,
絕對會先經歷最差的階段「充滿大量主觀形容詞」,接著次差的階段「充滿大量電影內容」,
要一直持續不懈地po文寫心得,才有辦法有效且適當地拿捏分配的比重,以及「電影內值得拿出來談的部分」。
這種時候的心得會比較偏向「分析」,包含人物、劇情,觀眾想法、劇組想法,以及最後自身的感受。
分析的同時會發現,邏輯感要夠之外,需要稍微提到劇情,需要稍微提到個人主觀想法,
而這些「需要」,正是「基本功」:主觀形容詞、電影內容。也正是那必經的醜小鴨階段。
也因此在最後,當下這個時候,我還是保留了我三五年前的「廢文」,
大約2009年9月以前,及格與否大概各佔一半一半,有一半的文章以我現在的標準看,實在覺得不堪入目。
但,就當作是個文筆成長紀錄史吧!
也希望更多的人在看完電影能多寫些心得(影評),
在看完其他人精湛的評論文之後,也不要心灰自己筆下不足,
我自認自己現在的文章還不錯,但看看三五年前的一些文章,說「可笑」都不為過。
文筆是練出來的,多寫吧!
- Nov 13 Tue 2012 22:20
《電影》七年來聊電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