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在國際間囊括各項獎,其中還入圍了第83屆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與最佳女主角,

之前有說過我領悟到,就算得了幾百個獎也不證明一部片多好,其實本片也是,

它是好片無庸置疑,在我而言卻不夠資格入圍最佳影片,

相較於本片,我反而認為「藍色情人節」更優於本片。



我試著找出本片的「貢獻度」,要不單就劇情與女主角而言,好歸好卻不是那麼頂尖,

劇情闡述的是一種邊緣化的社會活動,但要談邊緣化,本片不如燃燒鬥魂、甚至不如街頭嘻哈客,

更別說上一屆入圍奧斯卡的珍愛人生、攻其不備等等,

因此社會邊緣化的描寫絕不是本片的亮點;

那是要談劇情懸疑性?好萊塢懸疑類的片子難道還少得了嗎?

但本片的分類卻是「推理、懸疑、驚悚」,這我不太滿意卻也想不到更好的分類(畢竟也不算「勵志」類),

全片其實也沒有要刻意製造「懸疑」感,故此部分暫且中立;

那要談的是女主角的演技?但相較之下,絕對遠遜色於黑天鵝的Natalie,也比不上藍色情人節的Michelle。

所以綜合上述即是,本片在各點都持得不差的成績,卻沒有在那個部分是有特別突出的。



於是我搜尋著本片的相關資訊,原本猜想,

若這是個真實事件,進而導致了美國法律的更正等等一類的,

那本片就確實有點什麼,但顯然並非如此。

偶然看見他人的觀後感,我內心想的是,這能從這各方面皆不突出的電影觀出些什麼感呢?

果然連點了四五篇心得,全篇九成是在描述劇情......



我個人蠻不推薦這部片,步調緩且悶,

觀後亦難有什麼獨特的反省發想,

唯一值得說的就是面面俱到,可能適合導演或編劇一類的人來看,

我個人立場則是不認為它夠資格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