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看,完全稱不上是入圍最佳影片的水準。

這電影能入圍最佳影片,

我猜多少有丹佐華盛頓浸淫電影界夠經典老牌的光環加持。

 

89屆在這我看完這部之後,

全部入圍的9部電影我都看完了,

更深深確認我對於本屆「矯枉過正」的論點。

(詳可參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那篇)

 

89屆入圍影片,由黑人主演的是以下三部: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獲獎)、關鍵少數、心靈圍籬。

這三部,都遠遠比不上同樣由黑人主演,

86屆的最佳影片【自由之心】。

 

從比較陰謀論的角度來看,

奧斯卡評審試圖利用這三片的入圍和藍色男孩的得獎,

來傳達一個理念:

 

【縱使因88屆奧斯卡的種族歧視議題被放大檢視,

導致89屆大家心證下選了三部黑人主演的電影來入圍,

事實是,這三部電影的可看性,仍未能勝出其他入圍非黑人主演的電影。

 

彷彿在告訴大眾,

好吧~ 你們要求我們要入圍黑人主演的電影,我們照做,

你們說我們歧視黑人,我們不只不讓黑人得獎,甚至不讓黑人入圍,

我們這次就以黑人主演為限制,選一部我們認為最好的黑人電影當作得獎影片,

但顯然,縱使我們選出了最好的這三部黑人電影,其實也不過如此罷了。

 

其實,只要電影夠好,不論是否黑人主演,

我們一樣會讓它入圍、甚至讓它得獎,看看2013年的自由之心不就是嗎?

所以不要再拿種族議題來干預電影獎的評比了。】

 

 

 

回到本電影,要塑造的議題很直接,

【圍籬】指的不單只是後院那道牆,而是男主角特洛伊心裡,

既不願面對自己生不逢時,也不願面對時代變遷的那道【心靈圍籬】。

 

撇開故事劇情不談,各個人物的演出事實上都蠻不錯的,

男主配角多位、女配角一位。

但一部電影實在不能只看演員啊!

 

除了劇情進展極為緩慢,

很多令人出戲的不合理橋段,

舉例大兒子借錢,這整段非常莫名。

 

爸爸認為兒子在發薪日來探望他,肯定是為了借錢,

這種想法,到底是因為兒子曾經這樣做,還是單純自己認為?

這整段,兩人呈現出來的狀態是互相矛盾的:

兒子看起來像是常常來借錢,但老爸卻像是遇上兒子第一次來借錢。

 

如果是前者,那之前爸爸到底是怎麼處理這件事的?

之前爸爸有拒絕過他嗎?肯定沒有,不然怎又跑來借?

所以在兒子多次借錢的過程,我們剛好看到了極少見的狀況:

【爸爸拒絕他】,但電影內卻沒有其他劇情顯示【為什麼這次爸爸拒絕他】?

那之前兒子到底有沒有還錢?是因為沒有還錢導致爸爸拒絕他嗎?

那爸爸應該會講出類似【你上次借了xxx還沒有還我】,

如果兒子每次借錢都有還錢,爸爸到底是因為什麼而拒絕他,

且還不相信他會還錢?

 

如果是後者,是第一次借錢,

是為了符合電影中心思想圍籬,

兒子不過剛好這次來是真的想借錢,也約定好會還錢,

但爸爸卻心理上毛病跨不出去。

為何兒子給人的感覺是他來借過很多次了,

那既然來借過很多次,之前到底是有沒有還過?

 

這整段欠缺了極重要的關鍵字句或轉折。令人出戲!

(在這麼大量的對話下還能缺,我真的不解。)

 

其他包括很突如其來的婚外情,連小三演員都省了,這…!?

然後女主角(還降報女配去拿獎)之後竟還能欣然接受這小孩,哇嗚~

男主角對於他爸爸應該是極厭惡的不認同感,

卻將他爸爸自創的布魯狗歌牢記在心還無時無刻想到就唱。

太多我認為矛盾不合理之處。深深出戲。

 

 

 

本次入圍影片中敬陪末座,

甚至水準達不到入圍標準的電影,

不值得一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