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可惜我先知道整部片的拍攝過程了,

不然對於電影內男主角從男孩演到男人的「絕無僅有」,

絕對倍感驚喜、甚至欣喜若狂。

所以稱本片「偉大」,也是因這耗時12年的拍攝過程。

 

然而換個角度,在觀影前已知這種絕無僅有的梗之後,

若還能客觀地對電影感到認同、感受它的不凡,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若非跟「鳥人」強碰,這部電影無疑是本屆最佳影片,

甚至導演部分更勝鳥人一籌(就算不考量時間苦勞)。

 

 

 

如同一部寫實的記錄片一樣,

彷彿以測拍手法記錄一個男孩12年的蛻變過程,

沒有任何場景突兀、對話不順、角色衝突,

身邊所有變化的人事物如同12年時間流逝般的自然。

例如:男孩女孩牽著腳踏車、長達五分鐘的對話一鏡到底。

沒有任何的矯情造作、生硬台詞或僵化演技,完美渾然天成,

類似這樣的橋段所在多有,實在精彩。

(金馬50的最佳影片「爸媽不在家」有異曲同工之妙)

 

 

然而電影有正有反,如同我在談一代宗師的拍攝過程,

「一部電影拍10年還是太長了。」

一代宗師的問題在於沒辦法夠篇幅地去鋪陳各個重點人物的背景,

年少時代沒有這問題,它很聚焦地從男孩梅森(Mason)去發展,

寫實地陳述各時期遭遇到的生活狀況。但是......

 

 

 

太大篇幅、史詩等級的拍攝過程及內容,

我想,還是一定程度地麻痺了劇組人員,

導致在劇情取捨上沒能完美掌握。

 

舉例收尾,對我而言,Mason開著車駛向大學路途,

隱含著往後人生獨立自我,跳脫12年的依賴,與告知本電影的終結,

再搭配悠悠響起的結尾歌曲,獨立成年的Mason停車加油、隨後獨自遠去......

這實在已經是最完美的收尾形式。

 

坦白說我不體諒非要多拍後續遇到室友、然後去爬山的橋段,

接著在曖昧不清的狀態下劇終,這是我對本片唯一不能接受的部分。

是深感意猶未盡,不想讓電影結束的捨不得?

 

 

 

而且坦白說,150分鐘以上的電影,對觀眾而言,還是太疲勞了,

更不用說這種「敘述真實人生,不見劇情高潮起伏」的電影。

這是一部非常偉大的電影作品,但,我不會想推薦給任何人看。

 

本屆最佳影片,還是首選「鳥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