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了幾百篇的「電影雜談」之後,

就算對電影專業再外行,

儼然也是個電影評論家了。

雖然已經過一週了,

還是來記錄一下金馬50內容吧!

 

首推瑤瑤志氣,不免俗我還是要說,

瑤瑤從一介露奶妹走紅,到現在竟然拿下金馬最佳新演員!

她從被宣布一直哭到上台領完講下台,中間還不忘跟趙薇說:「妳今天穿好漂亮!」

真是讓人啼笑皆非,我是非常感動啦!

 

其實,她在小資女孩演樂樂就已經蠻不錯的了,

打趴一堆偶像劇演員,現在這種資質跟後天努力,

終於有個鍍金的肯定,也算評審團慧眼了。

 

話說回來,我雜談裡面還是沒有「志氣」和「變身」,

明明當初看完兩片,都覺得是可圈可點的好電影呢!

這種電影評論家也太不負責任了吧......

好吧~一本初衷,有想說什麼,才說,

若想說的不成篇幅,那就放在心上,有機會再一起說吧!

 

扯遠了...

 

「爸媽不在家」,

導演好年輕,年輕到我都自覺比他還穩重,

那三次上台的發言,就是一種:

好學生常愛說自己明明沒唸書、天生又很笨,會拿第一名很意外!

就是那種感覺。

老一輩的電影人看,應該會覺得挺可愛的,

不在圈內或同輩或其他一般觀眾,

可能就會對這樣的得獎感言頗有微詞吧!

這部電影我當然是還沒看,但當然是要看的,

一舉拿下最佳劇情片、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新導演、最佳女配角,

光看他擊敗來勢洶洶的一代宗師,就一定要去看這部片的!

 

話說回「一代宗師」,我個人感覺就是,

因為太多、太豐富,反而無法在兩小時多的電影裡完美呈現。

寫小說寫編劇的人都知道,在揣摩一個角色的言行舉止,

那一句話一個動作,可能是這角色幾十年的成長背景培養出來的,

若編劇或小說家,沒有足夠的費心去架構這樣一個角色,

那這種角色講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就「沒有深度」。

 

以章子怡飾演的宮二,一句「我心裡有過你」來舉例吧!

以她成長背景所培養出的個性,很難讓她有這種直挺挺的告白,

因此這句告白後面必須思考的是,

宮二說這句話時自己的心境與背景,

宮二思考過自己一旦說出,對方心境上的改變與反應,

多種複雜考量之下,才會有這樣一句對白。

 

我要表達的意思是,

一代宗師試著讓所有的角色都有深度,

但劇內角色那麼多,每個角色都堪堪成為一部電影的主角時,

那焦點就容易模糊了,且鋪陳不足,在觀眾尚未融入時,

就透露出具多重背景意義的言行舉止,則會讓觀眾無法體會。

簡單一句:貪多嚼不爛。

這是我認為他會敗給「爸媽不在家」的主因。

 

前面說了,「爸媽不在家」我還沒看,但簡單猜測就是,

整部電影focus在同一個背景之下的家庭,並著重於少數幾個角色身上,

那等於是觀眾一旦理解這個背景,他就能體會每個角色言行舉止的背後原因,

 

一部電影,還是不應該花10年去籌畫,

因為一部電影的時間,就是兩個小時,

是想把多少事情在這短短兩個小時塞給觀眾呢?

 

 

好了講點別的。

 

阮經天被罵慘了,我是覺得,大家也不用罵他,

他自己會是最後悔的那一個人。

而且這種後悔,

只要他還自認是個演藝人員,

那這種後悔,就會纏著他一輩子。

可以試著站在阮經天的角度去想,

不用到老,十幾二十年後,若他再沒什麼個本領拿獎,

他會多麼後悔,在那50年影帝影后大合照裡,

本可以有自己的身影卻缺席了,而自己正是做出那錯誤決定的人。

這中間,他必須花多少思考去安慰、去說服、去忽視,

自己這個錯誤決定造成的後悔。所以,最煎熬的會是他自己。

 

 

金馬50這麼盛大,不可能盡述,

我最後想談的是關於李安覺得台灣電影格局不夠大這件事,

我先說:深有同感。

我想舉幾個例子:

大尾鱸鰻vs.總舖師

被偷走的那五年vs.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有空,再開一篇來講吧!

 

高人氣、高票房,電影某些角度而言也確實還不錯,

但很多細節處攤開來看,某些對白和劇情攤開來看,就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