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收尾收得實在有點靠盃~
九月到新的店點,忠孝復興五號出口就到了,
這麼方便實在有點懶得騎車,
尤其八月資展才四天竟然被開兩張超速紅單共2600,
實在也不想騎車了。
我秉持著上一篇的「結論」,我到店不管三七二十一,
我先賣東西再說,先全力賣在說,
前六天,一休、二晚班、一半班,這種不足額的上班時間,
還是成為店內業績第一,於是果然......
我說我想要「做些什麼改變」,店長雖有疑慮但仍持同意態度。
也可能是在店內貢獻度極高的緣故,與其他同事相處起來,
挺和樂融洽的,我在資訊商品(相機、平板等)的專業知識與話術,
也讓他們頗感信心,短短一個禮拜時間,幾乎與大家都成了好朋友,
「在這邊待三個月我都無所謂~」的念頭油然而生。
可惜我是被賦予任務的使命而來的,「診斷門市體質」,
講白話,這間店業績不如預期,於是我被派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些啥事。
這真的讓我很兩難,我跟店裡的大家非常要好,
他們待我也如好友一般互相體恤分享,但我卻要回報這間店的問題......
這不是背後捅人家一刀嗎?
但這間店確實有很大問題。
首先是服務態度和銷售積極度,六個正職加一個資深工讀生(三年資歷),
在我眼裡大概只有兩位在態度上是及格的。
當然,這邊我必須為他們說點話,這間店在忠孝復興,所謂的台北東區,
有多少客人是那種眼睛長在頭頂上的,在這邊做服務業,
只要小有點資歷的,受過的鳥氣肯定不會少,這難免心態上就會與客人間形成隔閡和對立。
但當然,長官不會管這個。
同樣的想法用在走廊行銷(Road Show)上,
這邊是台北東區耶,怎麼會有人停下來看「路邊攤」?
就算他內心想停下來看,他也會因為覺得丟臉而不停下來看。
這是店長與店員的共識。
然而在我看過他們的RS之後,坦白說,
這種狀況確實有,但不能證明RS完全無效;
相對的,站在外面發DM的店員們也因「台北東區」這四個字的侷限,
顯得綁手綁腳,更凸顯不出RS的效果,甚至RS的桌上有商品,卻連價格都沒有標示上去。
這部分我會去做,只是可惜暫時還沒有時間,屆時一定會比他們之前自己RS的成效還好。
挑客人的狀況很嚴重,動不動就耳語「這個不會買。」
又不是說店內很多人,現在就這位客人,就費點心思在他身上,至少是種敬業。
然而店裡成員的態度,幾乎是「今天他不買,就不是個有效客人」,
而不去「培養他成為未來的客人」。
同樣的狀況發生在「相機實展沒有電」,因為在店裡成員的想法是,
反正看的人也不多,裝在那邊也只是浪費電......
這就也不用多說問題在哪了。
然而此種狀況也沒辦法直接跟店長討論,
因為這畢竟違背了他一直以來的帶店風格,
這可不是小小店內銷售業績第一就可以討論的事。
週四週報,我至今仍是兩難。
- Sep 10 Mon 2012 06:45
第四間店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