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相反個性的兩個角色,卻又要真情流露,

這如何能由一人擔當?

電影很巧妙地安排了莉莉,亦正亦邪(妮娜的角度),

率直大辣辣天真爛漫的心情背後,有玩世不恭的處事態度,

前者個性適合扮白天鵝,後者個性適合扮黑天鵝,

這樣的女配角,既襯托出主軸,也確實地告訴觀眾:一人也能擔當。



但問題就在,如何讓一個純粹只有白天鵝心情的妮娜,扮演好黑天鵝?

「性」是絕對關鍵,它開啟一切「引誘」的源頭,

對此,舞蹈總監湯馬下了點功夫,

玩世不恭的莉莉也帶妮娜進入「放開自己」的境界,

兩個人看似「別有意圖」,湯馬要染指妮娜?莉莉想取代主角?

這是影片很高明的地方,我們無法完全確定他們沒有這樣的意圖,

但也能完全用完全正面的角度去解釋他們的行為,

其實到頭來,都只是妮娜的壓力與天生精神疾病所產生的幻想。



話說回「被開發後的妮娜」,一直沒有認清自己內心的衝突與矛盾,

黑天鵝的邪惡,讓她投射在身邊的任何人,包括莉莉、媽媽、貝絲等等,

存在的爭鬥幻想,一直都只是她內心的兩個角色衝突,

殺人後的黑天鵝得到徹底的解放,完美詮釋了邪惡的角色,

但如何能從這種態度脫離?如何重新回歸白天鵝的完美?

越貼近現實的真情流露越是完美,因此若自殺是真的自殺......



這樣的角色詮釋,本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Natalie Portman,實至名歸,

本片主要還是看這女主角的演技,各種心態的矛盾,蛻變前後的差異,很完美的演出,

I feel it, perfect.



其他是我對一些影評的看法,妮娜最後的自殺,到底是何時下的手?

很多人說是他幻想殺莉莉的那段,但這樣接著的演出,血都不流出來嗎......

我想自己腦內補完認定她是自己安排軟墊上有刀子,

跳下去的那刻,她也知道是結束性命的那刻,

為了連結現實與戲劇的真情流露,最後的付出,

雖然這樣血就不應該是從腹部流出,但我比較喜歡這樣的解釋跟安排。

媽媽是加害者?我並不想讓劇情弄得這麼複雜,

既然湯馬跟莉莉,都是正面解釋可通的「正常人」,

我不想另外解釋媽媽是個不正常人,

媽媽個性本來就能神經質、過度保護、歇斯底里,

好吧,至少在我看來,「媽媽」這樣很「正常」(笑)。



絕對是部好電影,Natalie Portman的演技更值得一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