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圍第8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20090731天外奇蹟(飛屋環遊記)
20090821惡棍特工(無恥混蛋)
20091127第九禁區(第九區)
20091217阿凡達
20100226攻其不備(弱點)
20100312危機倒數(拆彈部隊)㊣
20100409珍愛人生(珍愛)
20100305型男飛行日誌(在云端、直上云霄)
20100326名媛教育(成長教育)
20100604正經好人(嚴肅的男人)


全部看完了,而最終最佳影片得主竟然是「危機倒數」,

這著實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以下簡單分類比較及我心目中的排名。


從入圍的名單看,奧斯卡的價值標準在於「淺顯易懂的背後意義」,

他既不要太深刻太繁雜的哲學問題,也不要毫無深層含意的膚淺電影。


攻其不備、珍愛人生,屬於同一類:「出淤泥而不染」的勵志成長片,

型男飛行日誌、名媛教育、正經好人、天外奇蹟,屬於同一類,

「什麼是生活?你心目中想要怎樣的生活?而現實的生活如何與想像中的生活有落差?」

阿凡達、危機倒數,在廣義而言,也屬於上面引號裡的意義,

只是當然,這兩部片更多了戰爭、動作等等更廣為大眾接受的部分,

第九禁區是包含了戰爭、科幻、動作,背後意含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惡棍特工特別了點,用「非歷史」的手法拍攝而成一部有別於歷史的納粹片。





一部一部開始刪......





第十名:從缺(第九禁區)(板上有集結評)

首先絕對刪除第九禁區,這在「[C]2009年PTT電影版最佳英語電影 (雷)」有提了,

我甚至認為這部片根本不能算是個好電影,更別說要讓它入圍奧斯卡,

它若想表現背後意涵,劇情間的對照應該要更顯明,

而男主角求生的過程與外星人離開的戰爭場面,個人認為非常平庸,

除了以外星人DNA才可控制算得上創新之外,其他真是一無可取......

此外多個部分的劇情與畫面處理,實令人感到粗糙,

個人認為此電影專業度欠佳,故第十名寧可從缺。


接著都是好電影,入圍奧斯卡實至名歸,但仍作一些名次上的排序


第九名:攻其不備(板上有單篇評)

是部好電影,但如同已po的評論,

個人認為沒在男主角小時候多加以著墨是本片的遺憾,

相較下「珍愛人生」顯得面面俱到,

當然這或許是「真實事件」與「小說改編」難免的差異,

但縱使如此,珍愛人生仍能給人「這種生活確實存在真實世界」的省思,

此部分並不下於攻其不備,故更顯見兩部影片程度上的不同。


第八名:型男飛行日誌(板上有單篇評)

如同已po影評,節奏稍嫌緩、情節的效率稍差,與同類型電影相比,

它闡述意義不如名媛教育,何謂對錯何謂人生在本片似已尋出定奪;

情感部分不如天外奇蹟來得動人;

劇情性不如正經好人來得幽默精采,可看性稍弱。

不失為好片,但一比即顯劣勢......





第七名:惡棍特工(板上無評)

「這才是電影!」是令人當下想脫口而出的。

它的結局等於是給了同為「歷史型電影」一記悶棍:

「搞啥?不過就是電影,目的是為了娛樂大眾,何必非要按照史實?」

當然不得不說這類惡搞電影將稍嫌不倫不類,

就像萬一現在「英雄」改成最終李連杰竟然殺了秦始皇,一改天下歷史一樣荒誕......

當然,片前的第幾章第幾章,即是為這種「非歷史」作鋪陳,

電影情節也不斷地以電影存在的意義,帶給人娛樂或其他等目的作為主題,

而電影之中又不失精采劇情與扣人心弦的心理戰等等,

但除此之外,本片幾乎沒有探討人生價值等等,

若扣除對一般大眾沒有意義或甚至看不出來的「這才是電影存在的價值」,

本片幾乎只是部普通的爽片......





第六名:危機倒數(板上無評)

沒錯,最終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我只擺在第六名,

甚至在看完的當下我並沒有太多感想po篇評論。

本片最傳神的一幕,是男主角面對整架的麥片,他顯得茫然......

它寧願靠著拆彈的刺激感,去提醒自己還活著,

就像老人越吃越重鹹重辣的感覺一樣,

對他而言,「隨時面對死亡炸彈的人生,才是他的人生。」

它也很坦然面對險境,脫掉防護衣,

「反正這麼近的距離真爆炸了也沒作用,寧願死得舒服點。」

本片不斷提醒觀眾,每人價值觀不同、想法不同,並無所謂對錯,

而此同時,本片仍加入了扣人心弦的槍戰、對峙、拆彈過程......

是一部很簡單能具體論出優點的好片。

但要比戰爭場景、刺激動作,首先不如阿凡達,

真要說深刻的背後涵義,阿凡達也具備,並不差到哪,

與其選擇危機倒數作為最佳影片,這真的會令我想說:「那還不如選3D阿凡達吧!」





第五名:天外奇蹟(板上有集結評)

同樣在「[C]2009年PTT電影版最佳英語電影 (雷)」有提到,

簡單卻動人的感情,不斷地震撼觀眾的心,一切是那麼自然那麼樸實,

且創意與想像力兼具,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卡通電影。

但就可惜在它畢竟還是一部卡通,

若這是真人拍攝,卻還能如此感動人心,

這或許是本屆最佳影片。


第四名:珍愛人生(板上有單篇評)

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好挑剔的了,但本齣的悲劇性質實在太重,

最終女主角仍是以AIDS作收,光明面的欠缺,

是本片沒能擠身我心目中前三名的原因。


第三名:阿凡達(板上有單篇評)

奧斯卡不敢選其為最佳影片道理太簡單,

畢竟阿凡達劇情還是充斥著好萊塢型的英雄主義、流俗的帝國主義式戰爭場景,

要不是畫面太好,3D的效果令我嘆為觀止:「這已經不只是看電影!」

彷彿置身於藍色星球與納美人同進退,若不是此項大勝於過往電影,

本電影光劇情而言可能還被我排除於奧斯卡入圍之外......

但有了3D,本片視覺藝術大勝!名次一躍為第三名。

回顧當初看完時的影評,身歷其境的感同身受。


第二名:正經好人(板上有單篇評)

「沒有答案就是答案。」可惜這樣的答案不能成為最終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答案。

畢竟全片還是過於虛無飄渺,並不是普羅大眾所能接受的電影類型,

但不得不說它將人生意義的境界推向了極致,且全齣電影的劇情性笑鬧性兼具,

而從本電影名次與下面最終的第一名,可以簡單看出筆者真的很愛思考,

越沒有定論的意義,思考之後越能咀嚼出每段劇情的味道,

有趣的是我竟然直到事後幾天,不經意回想本電影,

才發現其實它不只婊了本教徒、異教徒,甚至還婊了南韓人!

而這是如此顯而易見的事卻被我忽略,可見「其他事」是如此地值得細細品味。


第一名:名媛教育(板上有單篇評)

我最終還是給了它最佳影片。

我最欣賞本齣電影在「教育上」的正反向思考,

它並沒有告知人們怎樣才是對的,

甚至它透露出教育正反面的正面價值與負面價值,

而我認為這對一個人是非常具啟發作用的,

換句話說,我很難想像一個有領悟力的人看了這部電影,卻說自己什麼都沒學到。

生活上,我們總會遇到像David這樣的人,

他可能是反派,必須小心;卻也可能是個完美君子,從此尋得捷徑找到快樂。

幾乎是只用了David這樣一個角色,就提醒了觀眾社會上所有可能存在的人性類型,

我們可以去嘗試遇到這樣的角色,但一方面我們釋出善意、一方面卻也不能降低戒心。

相對來說幾乎只用了Jenny這樣一個角色,就提醒了觀眾所有可能產生的後果。

而這樣的過程中,必備的父母師長,可能有的建議與立場,都讓觀眾一目了然,

看似老梗,但我真認為本片思考價值很高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