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有趣,我在PPS找這部片,搜尋打:
班傑、班杰、傑明、旅程、旅行、奇幻、神奇等等,都找不到?
於是奇摩搜尋「班傑明奇幻旅程的大陸譯名」,
原來大陸譯名是:返老還童。
再回PPS打「返老還童」,馬上找到了。
噗~還是台灣譯名佳!

同樣那句話,這種大片,看的人很多,會給這部片子負評的,大概兩種人:
第一種是自己沒看懂(質疑不與年輕的黛西在一起?質疑為何離開女兒?)。
第二種是自己看太懂,吹毛求疵(認為其實班傑明的人生也沒什麼。)。


這部片子很淡、很憂鬱、很感傷,是種內斂型的、悶悶的情感傳達,
主角班傑明歷經了多少親朋好友的過世,但全片沒見他掉過一滴淚,這是人生。

年幼時期的他,認為自己隨時會往生,周遭人也以應付老人的姿態在與他生活,
他很早就接受了老去死亡的觀念,他也知道會面對如此境遇,與其說他內斂,不如說他坦然。

青少年時期的他開始歷經「第一次」,開始意識自己的不同,
他以年邁之姿當個水手,遇上了有夫之婦伊麗莎白,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40歲的他,找回了黛西,他們果然在「中間」相遇,
這也才是他們適合在一起的階段,
那是一段幸福時光,但伴隨著彼此肉身的差距越來越大......
女兒出生,班傑明想像幾十年之後,女兒跟著孩童身的自己會是什麼樣?
同時女兒知道「這竟然是她爸爸」,於是班傑明毅然決然離去。

約十年後,他回頭找黛西,那感覺上去是多麼和樂的一個家庭,
看到他女兒,幾乎跟自己看起來一樣,他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黛西:「你看起來真是不可思議的年輕。」
班傑明:「僅止於肉身而已。」

這句話同時是整部片,分出高手與平庸觀眾的地方,
看五六十歲的班傑明,不能只看到他年輕,下意識認為他就是個年輕人。

把他整個人遮起來,去想像一個不到二十歲就看盡生死的人,
在自己歷經了四五十年的人生,會是一個怎樣的滄桑心靈?
而這樣一個人,竟然外表看似青少年,而且他的肉身還逐漸在減齡!
他自己對他的人生,又是怎樣的一個面對心情?

很可惜電影後半的內容,沒能在我說的這部分多著墨,
沒能隨時提醒觀眾:「不要忘了,他已經五六十歲,這樣的言行舉止很合理。」
不然意境絕對能更深入。


他的一生,其實就這樣,說普通很普通,
重點在於他如何以他返老還童的心態,去面對這樣一個普通的人生,
當然,這種「創意」也是不可否認的。

我一定給這部片子好評,
但說實話,我覺得這部片子,真少了點什麼,
我覺得少了強而有力,令人回味無窮的台詞,瘋狗那句我不認為太優。

當然另一方面,我覺得這片可以在拍得...更生動點......
我是覺得這樣的題材,與其以平淡醒人,不如像「想飛的鋼琴少年」,
雖然電影化、神奇化、超人化,但能令劇情更高潮迭起,且不失傳達意義。

但若此,則必須犧牲純樸無華卻具象徵意義的人生觀闡述,
這本來就是兩難!但仍不失為一部好片,大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