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是2016/1/12,距今半年以上,

最後一把牌,27次的攤牌,出現了22次的bad beat,

心情極差,從此沒玩,只留了20美金,

本打算把近120美金匯回台灣,

結果他媽的手續費要20% !!!!!!??????

 

於是就擱著了,

這半年跑去打日本麻將,

一路從新手玩到四段,

想起德州撲克還有四五千元台幣。

 

隨手又玩了三把1.5 NL9人坐滿,

又是連續三把因bad beat而輸,

但突然發現:自己心情幾乎沒受影響?

 

 

 

原來,拜日本麻將所賜,

我終於領悟到了這種技藝遊戲的精神:

「忍耐」與「調適」。

 

可能很難想像,這兩個截然不同的遊戲,

竟然有許多異曲同工之妙的精神。

 

 

 

日本麻將中,整個南4局打下來,

含連莊大概就是8~12局,

如果想把把玩,那就一輩子待在二段吧!

事實是,只要某兩三局,抓到一把滿貫牌,

甚至只胡個一次滿貫就好,其他只要保守打,拚不放槍,

要被打成四位扣分,機率極低!

 

而poker也是,想把把玩,那就是被當fish的份,

綜觀十幾把牌下來,只要抓準時機玩其中一把牌,

能繼續留在場上的機會是極大的。

 

畢竟poker錦標賽,

講究的是「誰留得久」,而不是「誰贏的場次多」,

「下注,是為了讓自己留得更久。」

抱持這種想法去下注,去下更有把握的注,

就可以避開很多「會讓自己淘汰」的局。

 

半年前的我一直以為自己有懂,

這幾天打下來才知道,當時還是不夠懂。

 

 

 

日麻,縱使打到了四段,

還是會有「明明啥都沒做」就吞了四位,

放銃暗聽、立直拚輸期望值較高的牌、從頭到尾大爛牌等等。

 

因某一陣子配牌實在爛到令人抓狂,

那時候的目標變成,拚三位就好,結果還真屢屢守三位,

縱使仍因運氣問題偶吞四位,心態也漸漸懂得去調適。

 

這跟德州撲克bad beat不正一模一樣嗎?

人家bad beat至少還有30%的勝率,

最近一期的綜藝玩很大,37黃球7藍球,

三戰兩勝都能摸出1黃2藍!

 

人家bad beat個30%勝率,難道還過分了?

30%耶!很高的機率了!

 

所以心態就更能調適了,近日打poker,

每次all in前,儘管認為自己手牌比對方佳,

還是會去考慮一旦被bad beat的狀況。

自然就不會在被bad beat後,有太差的心情。

 

 

 

最重要的一句話莫過於此:

知道自己為什麼輸,是輸了牌技,還是輸了運氣?

輸了牌技是自己技不如人,

輸了運氣仍是對得起自己。

 

既然如此,輸了,還有什麼好不開心的?

 

 

 

AK拚了all in,跑輸2對,很合理!

JJ all in,撞到KK,很合理!

 

該問的是,

在UTG 拿ATs raise,莊家D位all in你一半籌碼,

這跟了就是打算送錢,為什麼要跟呢?難道只因ATs很大?

不去考量D位已經知道你UTG raise,還敢all in你,

可能代表他有AJ以上支配牌,或根本大對子?

 

這是一種均衡。

 

就跟莊家立直,某四段之後跟著立直,

縱使自己拿了3番聽牌,拿到槍牌也該棄胡,一樣道理,

因為顯然某四段聽得很大啊,大到他願意跟莊家一拚啊,

身為閒家的我們,去跟人家攪和啥呢?就讓它們去PK嘛!

 

就像兩家高籌碼或兩家低籌碼的明顯要PK這把,

自己只拿個55或AT,是想跟人家瞎攪和啥?

 

好牌可以再拿,籌碼輸了就沒了。

好牌fold掉不可惜,可惜的是身有一定籌碼能進錢圈,還把這機會給玩掉。

 

 

 

 

 

半年前心心念念要把籌碼玩回160,

最後被打到140,還怨聲載道怨天尤人,

回鍋只花三天,現在188了。

 

這遊戲,真的有強弱之別!

很慶幸發現自己又往上升了一個等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