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標題已經說了,我投降,Orz......(保全!這明明是下跪不是舉雙手!)



我84屆奧斯卡文一直還沒發,就是這部電影我一直找不到,

當我看完,我瞬間瞭解為啥我找不到......天啊!

我真的不得不去看各家影評到底是怎麼講這部電影的,

不看還好,一看......那是百家爭鳴啊!連劇情闡述都像是在談不同電影,這......

好吧!看來還是只能靠自己了!

(附註一提,覺得我電影雜談"文謅謅"的,真的該去搜尋這篇的影評,那才叫文謅謅好嗎?)



有影評說大兒子後來自殺,靠夭,那Sean Penn是演誰?



好啦~我來想想我認知中的劇情,

二兒子死於溺水,三兒子死於戰爭,也就是片頭母親收到的通知信。

大兒子一直過得很壓抑,當然是起因於軍人出身異常嚴格的父親,

「我不能做的事,我想做;我能做的事,我討厭做!」

這並不是個成功的教育,畢竟,三個男孩,

從母親身上學到「並不是非得照著爸爸說的那樣嚴肅」,

當父親怒吼母親「你私下一直破壞我的教育」,側面角度看來,是沒錯的。



然而母親也並未言名「到底哪些事情可以做」,因此備受嚴教的大兒子一直處於混亂與矛盾的思維中,

「爸爸說不能做的事情,不代表『因為那是錯誤的』,那我手邊正在做的這件『不能做的事』,是錯誤的嗎?」

這是大兒子在參與「砸破窗戶」、「偷衣服放水流」等等,自己想參透的,

因為他發現這些事情,他沒辦法透過父母去瞭解。

漸漸的,他覺得父親的教育「不合理」,不合理到他向上蒼祈求「殺了他!」

在父親鑽進車底修車,大兒子凝視著撐起車子的千斤頂,那一幕尤其令人冷汗直冒。



說劇情節奏支離破碎,我認可這個「形容詞」,但並不全然是負面的想法,

大兒子在怒吼完「母親只愛我一個!」之後,

父親一反常態地沒有抓狂,反而是一臉錯愕,他深知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失敗的。

再之後呢?大兒子去哪了?支離破碎的劇情讓我分不清楚所有劇情橋段的時間先後順序,

之後有一幕他走上了高架軌道,我猜因為這幕,所以有影評說他自殺。

不!我相信他是離開了家,但也並非離家出走。

事實上,除了二兒子與三兒子有個清楚的「結局」,

其實大兒子在童年的最後,並沒有個清楚的交代。

但絕對不是自殺,我深信Sean Penn飾演的是大兒子。= =...





好,讓我們來談談複雜難解的Discovery。

不就還好這方面剛好是我童年時的興趣,念三類的背景和成大航太的志願,讓我知道它在幹嘛!

生命的起源嘛!從宇宙大爆炸開始,形成銀河系,接著各星團星系,太陽系,最後是得天獨厚的地球。

地球起始形貌,火山、海洋、雷電,產生有機體,接著生命出現......

然後到了恐龍時代,恐龍怎麼消失的呢?一顆隕石撞擊地球,恐龍滅亡。



有個比喻是說,如果以地球誕生至今為一年,那人類是在12/31號晚上22:00才誕生的。

這整段,在探討人類存在宇宙中的渺小,但個體存在的偉大;

比較各時期的物種,整個人類微不足道,但當把眼光放到當下,每一個人都是重要且值得存在的。

那之後呢?

於是影片有了太陽毀滅,變成紅巨星的太陽變胖了,逐漸吞噬掉周圍行星。

地球還存在的前一刻,變成炙熱無比,接著太陽能量消耗殆盡,成了白矮星。

花哈哈!我竟然還記得這些鬼天體知識。

回頭來看,連地球都注定要毀滅,更何況是個人?

所有當下值得在意的事情,放大眼界,從未來去看,都是不值一哂的了。



講起來,整齣電影必須用藝術的角度去看,

畢竟它置入了太多Discovery的自然鏡頭,當然,那景象非常得美!

而每個鏡頭背後,儘管很多一閃而逝,卻又都有背後想闡述之意。



在我個人觀感,幾個小孩子的演出簡直一絕,

我甚至動起「他們這是長時間跟隨他們的生活拍攝」的想法?

畢竟孩子與家人的互動,孩子兼彼此的互動,實在自然到太不像話,太不像在拍電影。

尤其老大老二(可惜老三沒啥戲份),好幾幕都令我拍案叫絕:怎麼想得到要放這個進去的!

老大:「你打我,來!」

老二:「不要。」

老大:「你害怕了?」

老二:「也不是怕不怕的問題,就單純不想。」

二兒子的超齡演出,對父親「Be quiet...please...」、彈吉他、在被哥哥槍傷到之後拿木棍作勢打他等等,

實在太令我讚嘆!長得又帥,這持續留在影界未來應該可以大紅大紫吧!





談起這部電影會有很多可以玩味的,只是整個電影過程畢竟沈悶,並不推薦給大家,

除非,你最近很想看些藝術片,或是最近親人剛過世,或是有個嚴格父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